2016-12-31

跨年星空

 距離入住首夜,將滿一年。連假回遊南庄幾乎變成反射動作。

 

(我家廚房列表之一)好味緒的老闆娘說,在台灣跨年的最高境界是去101,像我們這樣反其道而行到鄉下來跨年的是少數。

 

晚上在黝黑的露臺摸黑給飢渴不已的植物們澆水後,習慣性地抬頭看天空。滿密的星辰帶令人驚呼。稍後一家人再次外出散步,行至南庄大橋的空曠漆黑處,女兒也領略到繁星當空的奧妙

 

終於明白,在城市中因著光害障蔽了星空,所以,才需要以人造煙火的方式來填補夜空缺口。

所以,到哪裡追尋什麼,才為真呢?



2016-12-11

鬧鐘的語言

 清晨O被公雞喚到全醒,睡意既已退去便想去探索堤防上的步道。

清晨V也被公雞吵醒,但說沒睡飽要補眠。O數度掀V被,唆使同行去散步,未果。不想虛擲一個O曆標示大宜上堤防散步的清晨,O獨行。

 

無巧不成雙,走在街上無意中遇見也是獨行正打算去堤防散步的楊師母。以前老覺得堤防蓋得這麼壯觀,卻鮮有人善用,真是太可惜了。原來,缺的不是人,是對的時間。

 

堤防的長度讓我們步行來回一趟的時間正好足夠我與楊師母建立對彼此的熟悉度。

楊師母是台南人,嫁給生前在南庄國小任教的楊老師,住在南庄已經幾十年,所以也會講客家話了。住在親手主導興建的透天宅院中,過著他鄉也是故鄉的生活。楊師母期許生活在滿庭桂花香的環境中,初期在庭園兩旁栽下的桂花已成小樹叢。楊老師心繫的海軍淵源則化為船錨,定位在宅邸鐵鑄大門的中心。

 

獨遊堤防返家後,與完成補眠的V朝另一個陌生的方位晃蕩過去,認識了在自家庭院的與家人聊天的宋前輩,進行我新住民拜碼頭的交流。順道挖掘出我們有哪些共同認識的的人與事。在這樣的小山村,即使不算總是,但也是常常發現誰與誰之間,其實都有親戚或同學或朋友的關係。然後,如果無意間聽說誰在山上有地的話,那麼通常是以甲起跳

 

上午第二趟探索行程後返家,女兒說被附近雞舍下蛋中的母雞嘓嘓聲吵醒..。原來鬧鐘的語言要能製造新的聽覺經驗,才能有效的被聽見。忙芒的心,或許也需要新的探索經驗,才能一直跳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