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8

 

如果,生活的內容是一個圓,我想有時要調整圓心,這樣才會更輕鬆自在。

 

雨歇地乾,V主動提議去走走。

巧遇鄰居劉大哥推九個月大的孫女外出散步,同時認識此庄的第二條犬乖乖(而非小黃)。劉大哥曾在台北擔任307/310公車司機,天天經過V家樓下互不相識,33年後V跑到南庄來相識。

續往前走,經過鄰居謝兄的田,向日葵花海持續零星綻放中。V說這是首次得知謝兄的田址。走過筆直的田埂路來到外環道,爬上河堤續往南行。瞥見對岸有土地公廟,旁邊正有一狀似手拿空桶的人影往返於一輛廂型車。憶及昨日瑾提供的線索,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循農苗庄20指標進入,竟是一處蕭家村世外桃源。由於居高臨下,所以,菜園就在家門前的三合院在此,可一眼看盡老街村落。可謂是前面有東河,後面有山坡的完美居所。

續往前行便到石爺廟。意外發現這個角度可攬盈盈而來的中港溪水…。


回程往另條陌生的路走,看到神棹山步道的告示牌坊,本想淺嚐即止。但為了一探一棟半成屋的究竟,一路深入林中。意外巧遇兩組朋友。其一是一對在空中翱翔的大冠鳩。在讚嘆此處山中也有筆筒樹時,聽聞塔塔引擎聲由遠而近,心想搭便車聽導覽的機會來了,於是放慢腳步..。見到了塔塔本尊,但發現是沒車斗的那一種有點小失望。主人說剛牽著他的鐵牛幫朋友犁完田準備回到對山的家。眼見有在地人帶領探索的機會不可失,不由得地增加了臨時行程。徵得風先生同意,可與其同行。也得知半成屋所在之地占地不到兩分半,是風先生之兄所售出(看來我進到了風家村)

風先生種植咖啡,還在研發階段,尚未上市販售。風先生一邊敘述當地生活的點滴,當我詢及其是否想過搬到山下住時,風先生毫不猶疑地反問說:住在山上比較好吧? (口氣彷彿在說,妳怎麼會問這麼無厘頭的問題) 三人爬上最後一個陡坡,推著鐵牛車的風先生額頭上已掛滿汗珠,前方開始傳來合唱、輪唱交替的狗吠聲..

若非仗著風先生之勢,聽到這種宏亮威武的迎賓聲,我們兩個新住民早夾尾巴竄逃了吧。待見到陣容堅強的迎賓隊伍,1234567…族繁不及備數…。彼時將近中午,風先生力邀入內泡茶,雖然我心中百般願意,但此次連假首日的塞車盛況仍在腦際,為趕早北返,泡茶聊天只能留待下回有緣時。

下山的路上發現,這個山頭正是大冠鳩夫妻停歇的林地,感覺此趟探索的行囊裡有滿滿的收穫。(除了沒留下風先生的電話有點可惜外…改天,要怎麼突破犬軍之防禦而得入啊? 難不成也去借一台塔塔車…)

2017-02-27

 

春節前夕,V親族來訪(1.27~1.28);春節期間O親族來訪(1.30~2.1)。叔嬸把美濃的年味也帶到南庄來了,年過完後的白天,廚房還瀰漫著濃濃的筍乾味。

老屋經過春節期間的熱鬧高峰後,於此濕冷的228假期歸於寧靜。沒帶書來看,遇雨也不便整理植物,忽然覺得踩進了行動真空時區。正想著可以找誰來熱鬧一下,突然瞄到平日不常響的手機心電回應似地有一通未接來電。破例回電去查明來電者時,卻聽到熟悉的聲音。叫出對方名字,還把對方嚇一跳。原因無他,只因為我也正想找她。

 

平日在庄頭庄尾四處遊走時,會發現一些小聚落人家,常常對住在其中的人感到莫名的好奇,這是第三次。因著這通電話,打開了認識屋主的契機。來到東江新村旁山坡上的宅院,座擁南龍圳上游流域的全景視野於眼前開展。難怪學姊學長願意捨天龍,就南龍。

 

民國80-81年間我們在台北曾經是同事,但彼此不相識。20餘年後,卻跑到南庄來相識。所以,好好珍惜身邊的陌生人,因為不知哪一天,不(用與之相)打,也會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