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生機重現

 
在此起彼落的停灌聲中,今年引頸盼雨,盼得有點頸酸了。眼見河床見天日的範圍愈來愈大,溪流變涓涓細流,深怕連中港溪上游都要水盡甘來。

所幸盼到了姍姍來遲的梅雨,幾天下來似乎稍稍緩解了缺水的恐慌。

在三級警戒的疫情期間,於晨間獨行於空曠的山城。最令我念茲在茲的是,溪床是否恢復了應有的樣貌?


再來便是到處巡巡,去發掘看又有哪些角落被復興,幸獲重生。

果然我的期待沒有落空,在康濟吊橋對岸的南江村,在靜謐的早晨,晨光從一挑高的空間中撒下



希望我是第一個沐浴其中的人。







吃過柿子 也看過柿子成長

 同一個時期種下的苗,被一同安置在一坪多的空間裏。前幾年都把空間讓給太平洋溫桲和紅葉芭樂長,去年才開始當一回事認真抽高。但它自顧自地長高長葉。

怕它步身旁土橄欖的後塵,被隔壁菜園的大姊看扁,叫主人砍樹以便讓出光線。所以,我便超前鋸掉直衝雲霄的營養枝,再把側枝壓低固定,暫時列入再不開花便移除的觀察名單中。 

事實證明,嚇阻有效,今年4月觀察到第一朵花。


兩個多月後的倩影。

從今以後,我可以說:我吃過柿子,也看過柿子的成長了。

問題是,買來的時候,老闆說它的名字叫筆柿。難不成,筆柿是先求有果,再抽長、長大的嗎?